20070304教概筆記

2007年3月4日整理的簡答題


一、柯柏勒(Kiber)-教學基本模式【教學目標與評量】一書提出,葛拉舍首創用
教學基本模式

二、默隆(Vernon)-智力階層理論
智力階層理論
綜合了斯皮爾曼的G因素、塞斯頓的群因素、基爾福德的結構理論

智力多元論:桑代克(抽象智力、機械智力、社會智力)
智力型態論:卡特爾(Cattall)和何思(Horn)
流體智力:先天遺傳
晶體智力:後天學習

三、教育行政的意義:
1.程序的觀點:教育組織即是計畫、組織、溝通、協調及評鑑等繼續不斷的過程。
2.中心功能而言:以做決定為中心的過程,訂定計畫為中心的歷程。
3.社會系統而言:統整組織目的與個人需要的機構空間與個人空間之間,一方面設法達成組織的目標,一方面滿足個人的需要。
4.行政行為而言:教育行政人員為解決問題所表現出來的行為模式,教育行政人員有時是行動的發動者,有時卻是行動的接受者。

四、史塔佛賓(Stufflebeam)-CIPP評鑑模式
1.背景評鑑(Context)
2.投入評鑑(Input)
3.過程評鑑(Process)
4.結果評鑑(Product)

五、韋伯-科層體制學派
1.依法行事 2.專業分工 3.用人為才 4.保障任期 5.依年資或貢獻升遷 6.公正無私 7.層級節制 8.建立書面檔案

六、賀滋柏格-激勵保健學派
1.影響工作滿足的因素(激勵因素):成就感、受賞識、工作本身、責任感、升遷。
2.影響工作不滿足的因素(保健因素):組織的政策與管理、薪資、人際關係、視導技巧、工作環境。
※用『因素分析法』

七、教育決策模式:
1.參與式:適合成員素質高的組織。
2.理性式:對於人性看法屬於X理論,少數菁英決定固定目標與程序,組織決策多由管理階層制訂。
3.政治式:有高度利益取向且組織成員經由談判、協商最後做成之決策。
4.無政府式:組織目標模糊、結構鬆散,有『垃圾桶模式』之稱。

八、行政理論的發展四階段:
1.傳統理論時期(1900?1930)
2.行為科學時期(1930?1960)
3.系統理論時期(1960?1990)
4.非均衡系統理論時期-渾沌理論(1990?)

九、非均衡系統之渾沌理論:
1.耗散結構(穩定?崩潰?重組)
2.蝴蝶效應(Gulick)『巴西蝴蝶展翅,德州就可能颳颶風』
3.奇特吸引子『如郭子乾模仿蘇貞昌』
4.回饋機能(具有不可逆性)
5.非線性關係

十、派深思-社會組織之三個次級系統
1.策略次級系統:教育部部長、教育廳廳長、局長、校長。
2.協調次級系統:司長、科長、課長、學校主任。
3.操作次級系統:科員、辦事員、課員、教師。

十一、哈爾品、克羅夫特-組織氣氛描述理論
1.校長行為:疏遠、強調效果、以身作則、關懷
2.教師行為:阻礙、隔閡、工作精神、同事情誼
開放型組織氣氛指標:『以身作則』分數+『工作精神』分數-『隔閡』分數

十二、彼得聖吉-學習型組織(第五項修練為系統思考)
1.自我超越2. 改善心智模式3. 建立共同願景4. 團隊學習 5.系統思考

十三、葛立克-POSDCORB
主張行政是計畫(Planning)、組織(Organinizing)、用人(Staffing)、指揮(Directing)、協調(Coordinating)、報告(Reporting)、預算(Budgeting)的歷程。

十四、世界各先進國家之義務教育年限:
1.美國:各州義務教育年限不同,自八?十二年不等。
2.英國:義務教育年限時一年(五?十六歲)。
3.法國:義務教育年限十年(六?十六歲)。
4.德國L義務教育年限十二年(六?十六歲實施普及義務教育、十五?十八歲實施職業義務教育)。
5.俄國:義務教育年限十一年(六?十七歲)。
6.日本:義務教育年限九年(六?十五歲)

十五、質性研究的方法有下列幾種
1.參與觀察 2.個案研究法 3.內容分析法 4.歷史研究法 5.俗民研究法 6.田野研究

十六、抽樣的方法主要有下列四種:
1.簡單隨機抽樣(均等原則和獨立原則)
2.分層比例隨機抽樣
3.叢集抽樣
4.系統抽樣(等距抽樣)

十七、非機率抽樣的方法主要有下列四種(依研究者的判斷):
1.立意抽樣(判斷抽樣) 2.雙重抽樣 3.配額抽樣 4.滾雪球式抽樣

十八、羅賓遜-SQ3R
1.瀏覽(Survey、S)
2.質疑(Question、Q)
3.閱讀(Read、R)
4.記誦(Recite、R)
5.複習(Review、R)

十九、讀書技術:
1.OK4R:瀏覽(Overview)?要點(Key ideas)?閱讀(Read)?回憶(recall)?反應(Reflect)?複習(review)
2.SQ3R:瀏覽(Survey)?質疑(Question)?閱讀(Read)?回憶(Recall)?複習(Review)
3.PQRST:預習(Preview)?發問(Question)?閱讀(Read)?自我重述(Self-recitation)?測試(Test)

二十、一九三八年,美國全國教育會提出民主教育的目的:
1.自我實現 2.人群關係 3.經濟的效率 4.公民的責任

二十一、柯爾柏格-道德發展三期六段論
道德成規前期(9歲以下):避罰服從導向
相對功利導向
道德成規期(9歲?成人):尋求認可導向(好孩子定向、乖男巧女)
遵守法規導向
道德自律期:社會法治導向
普遍倫理導向

二十二、哈伯(Hopper)-教育機會及資源分配
1.貴族式的意識型態:依據家世與特權。
2.家長式的意識型態:由有權力的人或獲得授權的委員會作決定,是一種贊助式的獲得。
3.共產式的意識型態:依據社會需要和政策而定。
4.功績式的意識型態:決定餘個人功績或成就的高低,是一種『競爭式』的獲得。

二十三、Goleman的情緒智力理論所包含的五種能力:
1.情緒自覺 2.情緒管理 3.將情緒導向正途 4.同理心(情緒判讀能力) 5.人際關係

二十四、培根-四種心中偶像
1.種族的偶像:習俗之蔽
2.洞穴的偶像:自我之蔽
3.市場的偶像:言語之蔽
4.劇場的偶像:學統之蔽

二十五、蓋聶的學習結果
1.語文知識:基本知識、陳述性知識
2.心智技能:讀寫算、概念、原則、程序性知識
3.認知策略:思考方法、記憶、後設認知
4.態度觀念:應對行為、認知、情意、方法
5.動作技能:運動、打字

二十六、史騰、史丹活佛-社會力量(需要-壓力)理論
發展壓力:1.智性氣氛 2.成就水準 3.實用性 4.支持性 5.秩序性
控制壓力:1.反智性氣氛 2.反成就標準 3.衝動的控制

二十七、動作發展模式:
1.首部到尾端的發展
2.軀幹到四肢的發展
3.整體到特殊的發展

二十八、影響內在效度的因素:
1.成熟 2.臨時事故 3.統計回歸現象 4.受試者亡佚 5.強亨利效應 6.實驗者偏見 7.補償性均等 8.怨恨性怠工

二十九、影響外在效度的因素:
1.霍桑效應 2.重複實驗處理的干擾

三十、隱喻
1.雕刻:理性主義
2.生長:民主主義、實驗主義
3.接生:蘇格拉底產婆法
4.塑造:行為主義

三十一、史蒂文斯-變項資料的屬性類別
1.名義變數:類別變數、數字辨認。如30號或40號、性別、血型、球衣背號、身份證號碼、眾數。
2.次序變數:可分大小,但是不可計算。如甲>乙>丙、冠>亞>季、鍾位樹、四分位數、百分等級。
3.等距變數:可分大小,亦可計算差別大小,但是不可用倍數(只能+-,不可*/)。如溫度30度-27度=27度-24度、明暗度、全距、平均數、標準差、積差相關、IQ Z分數。
4.比率變數:可分類別、大小、計算差異和比率(可計算+-*/)、具有絕對零點。如身高、體重、距離、面積、體積。

三十二、教育宗旨
1.清末的教育宗旨:光32,忠君、尊孔、尚公、尚武、尚實。
2.民元的教育宗旨:蔡元培?道德教育。
3.民十八的教育宗旨
4.憲法的教育條文:民36,158條視同教育宗旨。

本篇發表於 教甄筆記本。將永久鍊結加入書籤。

20070304教概筆記 有一則回應

  1. wubi 說道:

    整理很好!應該花很多時間,還是敢謝

發表迴響

您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。 必要欄位標記為 *

*

您可以使用這些 HTML 標籤與屬性: <a href="" title=""> <abbr title=""> <acronym title=""> <b> <blockquote cite=""> <cite> <code> <del datetime=""> <em> <i> <q cite=""> <strike> <strong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