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iner(派納)的「再概念化學派」

根據派納爾(W. F. Pinar)之見,課程研究在1980年之後趨於那個方向發展?(A)課程開發(B)課程評鑑(C)課程理解(D)課程設計【96苗栗縣國中】

正確答案: B

Piner(派納)的「再概念化學派」,是對傳統泰勒模式的批評所形成的。此派學者要求重新思考、反省與解釋課程的內涵,賦予課程新的概念,對於課程理論的主要影響是在「潛在課程」方面。
功能在於:彌補科學化的不足、提醒或揭露一些課程中原本沒有被發現或是被忽略的重要部份、留意避免不良的潛在課程。
e.x.以前的課本都有「男主外,女主內」的不良「潛在課程」。再概念化就是重新思考、解釋這個現象,而不是單純設定目標後並且執行(泰勒模式)。

在後結構主義影響下,Pinar等人主張課程即文本(curriculum as text)。文本不只指被書寫出來的文字作品,也更廣地理解為人類所創造出來的所有事物─藝術作品、文化產物、人工產品、學校制度、各種教學實務與課程等。

William Pinar提出的課程理解典範有別於以設計、程序、實施、評鑑為要的課程發展典範,崇尚理論思維所帶來的學術自由及心智自由,其不以技術取向為依歸,而以知識基礎作為突破外在壓迫環境的平台,除重視個體性外,也重視政治、經濟、歷史和文化脈絡因素對個體的綜合影響。「概念重建」、「課程即文本」、「課程即複雜對話」是Pinar自1970年代演變至今的重要概念,其中「課程即複雜對話」可代表課程理解典範的真諦。

1995 年W. F. Pinar 等人所編著的「課程理解」一書中進一步將課程歸類為11 個文本。1998 年W. F. Pinar所編的「課程:朝向新的認同」一書中,更是充滿了後現代的意涵。W. F. Pinar 在2000年出版的「酷兒理論」一書中,將一些在過去被認為是研究上的禁忌問題加以現形,並替一些被邊緣化的人發聲,對於一些人為的自我設限加以鬆動,對於一些所謂「不能說、不想講、不可問」的問題加以研究,而面對這些邊緣化的議題以及被認定為虛無課程、潛在課程的內隱知識之探討,成為當前課程研究的新挑戰(歐用生,民91:1-2)

資料來源

本篇發表於 教甄筆記本。將永久鍊結加入書籤。

Piner(派納)的「再概念化學派」 有 2 則回應

  1. jetlee 說道:

    答案應該是C才對喔^^

發表迴響

您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。 必要欄位標記為 *

*

您可以使用這些 HTML 標籤與屬性: <a href="" title=""> <abbr title=""> <acronym title=""> <b> <blockquote cite=""> <cite> <code> <del datetime=""> <em> <i> <q cite=""> <strike> <strong>